2012淨土大經科註-第32集
视频地址
http://www.tudou.com/v/ltmaZTt3K1M/&resourceId=0_04_05_99/v.swf
(P.206 末4 又要解云 至 P.209 第2 復又傍及中下也)
[解]又《要解》云:「故一聲阿彌陀佛,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,乃諸佛所行境界,唯佛與佛能究盡,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。」由上可見,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,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。
四、疏鈔云:「故知念佛,菩薩之父,生育法身,乃至十地,始終不離念佛,何得初心自足,不願往生」。可見淨土法門,正契菩薩之機。
[解]又本經《菩薩往生品》曰:「十方世界諸佛名號,及菩薩眾當往生者,但說其名,窮劫不盡。」又《受菩提記品》曰:「由於此法不聽聞故,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又《如來不思議境界經》云:「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,得隨順忍,或入初地。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。」《彌陀疏鈔》云:「故知念佛,菩薩之父,生育法身。乃至十地始終,不離念佛。何得初心自足,不願往生。」可見淨土法門正契菩薩之機。
五、蓋此法門,乃彌陀住真實慧,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。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。彌陀一乘願海,六字洪名,圓融具德,超情離見,舉體是事理無礙,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,故不可思議也。
[解]由上可見,持名念佛,乃果覺因心之法,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。是法無上深妙,廣深如海,沐其中者,下根人淺游海濱,亦即身在大海,並得海水浴之樂。若欲深窮其底,則唯賴上根利智之士,若潛水工作者,深入海底,方能知其深廣之無量。故云專接上根,傍及中下。
六、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,能稍生信解,其人必是上根。如來從真實慧中,開演此法門者,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,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,普被三根,普令現在、當來,一切凡、愚、濁惡眾生,悉登彼岸。
[解]以上乙丙兩說。文異旨同。恰似廬山,橫看成嶺,側看成峯。現相有差,本體是一。總之,只是這個廬山。故兩說文字雖異,但悉皆闡明兩土導師悲智無量,福慧雙圓。言專接上根者,正顯如來之大智大慧。蓋此淨土法門,乃彌陀住真實慧,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。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。彌陀之一乘願海,六字洪名,圓融具德,超情離見,舉體是事理無礙、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,故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,語言文字之所能及。故云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」。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,稍生信解,其人必是上根,故云:「專接上根」。同時如來從真實慧中,開演此法門者,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。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,普被三根,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,悉登彼岸,故此甚深之法,復又「傍及中下」也。
(恭录自 净宗学院 网页直播)
评论